痛风吃氨糖软骨片?控制饮食了,痛风还会加重吗
本文目录
膝盖疼痛怎么办
膝关节是人体里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负重最大和运动最多的关节,所以损伤得最多、退化得也最早。尤其是人到了45岁以后,膝关节会逐渐出现变形、肿胀、疼痛等问题,严重的时候行走都会变得困难。
膝关节疼痛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年老体衰、长期站立、过度劳作损伤引起的关节老化和退变。中医认为,膝关节痛多属于“痹证”范畴。痹病是指因人体本身的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患上膝痛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原因,就是身体本身虚弱。正是由于这些邪气不能由自身的正气驱赶到身外,停留、瘀滞在肌肉、筋骨、关节中,才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诱发本病。
在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病人时,我们有时只需要对引起膝关节疼痛相关的肌肉进行松解便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紧张,从而释放关节内的压力,缓解疼痛。
下面介绍三个穴位——鹤顶穴和内、外膝眼,它们都在膝盖附近,是对付膝关节疼痛的特效穴位。
膝关节疼痛——鹤顶穴,内、外膝眼
鹤顶穴是一个经外奇穴,在膝盖上部。我们屈膝的时候,髌底的中点上方有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鹤顶穴。这个穴位的名字很形象,因为从形状上看,膝关节就像仙鹤的头顶一样。此外,这个穴位又擅长治疗一种膝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而周围肌肉消瘦,形状像仙鹤的膝部疾病——“鹤膝风”。
鹤顶穴
取穴: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主治:下肢瘫痪,鹤膝风,脚气,膝关节炎。
内膝眼和外膝眼也是经外奇穴,这两个穴位处在髌骨与小腿骨之间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内膝眼
取穴:正坐屈膝,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内侧凹陷处。
主治:膝关节酸痛,鹤膝风,腿痛及其周围软组织炎。
外膝眼
取穴:正坐屈膝,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处。
主治:膝关节炎,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脚气,下肢瘫痪,足跟痛。
上述的三个穴位可以一起按摩,按摩的方法是:坐下,屈膝,一手的食指点在髌骨顶部中央的鹤顶穴,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点在髌骨与髌韧带形成的内外侧两个明显的凹陷内,即内、外膝眼的位置。三指一起用力,点按3—5分钟,然后改为揉,继续揉3—5分钟。反复操作5—8次。每天坚持,一定能缓解你膝关节疼痛的苦恼。
控制饮食了,痛风还会加重吗
痛风患者控制饮食的目的是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来源,同时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原则是低嘌呤饮食、低能量摄入、低脂饮食、低盐和高水分共给。
控制饮食是降低血尿酸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不是所有的痛风患者控制饮食口都能控制高尿酸血症,这是因为体内70%~80%的尿酸是由自身产生的,只有20%~30%的来自平时的饮食中,如果严格控制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能降低血尿酸60.
因此,对于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的人,在控制饮食的同时,也需要药物治疗的配合,才能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
饮食控制主要是:
1、限制嘌呤饮食: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摄入。
2、限制总能量摄入:痛风患者多有超重或肥胖,每日能量的摄入量标准应尽量达到或稍低于理想体重,或按正常供能计算后减去10%-15%。
3、低蛋白、低脂肪、适当糖类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实际上时减少嘌呤的摄入。
4、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饮食:各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多吃些富含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
5、多饮水、忌饮酒和限制刺激性食物:患者宜多饮水,每日保持在2000-3000ml,以维持一定的尿量,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饮酒可导致乳酸的增加,后者能与尿酸呈竞争性排泄,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晓医生。
足跟痛怎么办
足跟痛主要有三种类型。
1、跖筋膜炎。这种类型的跟痛症,主要是因为过多行走等活动,造成跟部足底区跖筋膜止点处滑囊炎。其本质是滑囊炎,所以在治疗上,只要针对性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就能迅速缓解症状。推荐首选消炎止痛药口服,比如布洛芬缓释片、双氯芬酸片、塞来昔布胶囊都有极佳疗效。还不行就局部封闭治疗、针刀疗法。很多医生诊断为“跟骨骨刺”,恐怕是因为不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
2、跟腱炎。最著名的跟腱止点炎患者应该是著名运动员刘翔了!因为这个疾病,奥运会无奈退赛、二次手术治疗。并因此被无数不明真相群众骂的遍体磷伤。可见这个疾病的难治程度。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减少跑步、行走运动是最重要的。急性炎症期还需要冷敷、制动处理。同时口服布洛芬胶囊或者双氯芬酸片。
3、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间盘突出造成跟痛症,是跟痛患者中占比最多的。也是最容易被误诊、误治的。好多患者跟痛经久不愈,药石无效,恐怕就因为此。往往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跟周痛,痛无定处,局部无明显固定压痛点。可伴有小腿或其他部位偶发的酸痛不适,或“抽筋”。晨起或休息后酸痛明显,难以下地行走。勉强行走活动后酸痛症状能减轻。很多医生诊断为“跟部脂肪垫劳损”,恐怕需要再思考一下。
其本质是颈、腰椎间盘轻度突出造成的神经痛。正因为疾病轻微,下肢神经痛症状不典型,误诊误治的概率也特别高。在我的每一个工作日,总有几例这样因为误诊而经久不愈的患者。当然了,治疗这个,按轻度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治疗:1、休息、运动;2、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口服;3、针刺、神经根阻滞、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文中我虽然仍旧把“跖筋膜止点滑囊炎”和“跟腱炎”归因于过度运动等劳损因素,是沿袭了传统观念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认识。我认为“跖筋膜止点滑囊炎”绝大多数都是颈椎或者腰椎间盘(L5S1)突出症的并发症。“跟腱炎”或者“跟腱止点滑囊炎”多数也和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脱不开关系。临床治疗时,我大多时候都按照这个思路去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这个认识,解决患者跟痛问题,快则几分钟,慢也仅仅一两周时间!
氨糖产品市面上目前最先进的其实是三代氨糖,三代氨糖即主要成分是氨糖、软骨素和骨胶原。但实际上因为三代氨糖配方的成本较高,尽管其疗效最佳,采取三代氨糖配方的产品也少之又少,已知品牌里仅有维力维氨糖软骨素一家,这款产品配方科学,成分全面,带来的效果也是众多品牌无法比拟的。